新生活方式倡导者

Corporate
news

首页 新闻中心 百科知识
“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是我一生的事业”——访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俄罗斯汉学家罗季奥诺夫
2025-06-23浏览:

  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于6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促进文明传承发展 推动交流互鉴共赢”为主题,8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家展商参展,22万种中外精品图书亮相。

  罗季奥诺夫注意到,进入21世纪◆■★★◆,中俄文学交流日益密切,在俄罗斯书店的书架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图书。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题★◆■■■◆:“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是我一生的事业◆★◆◆◆■”——访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俄罗斯汉学家罗季奥诺夫

  6月17日,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本届颁奖仪式表彰了12个国家的16位获奖人。罗季奥诺夫获得了这一中国出版界面向海外的最高奖项。

  罗季奥诺夫长期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和研究,翻译了老舍、贾平凹◆★★◆■、韩少功等作家作品26部,策划出版了《边城文集》《白雪乌鸦》《第四十三页文集》等中国现当代文学译文集◆★■。

  罗季奥诺夫1992年进入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学习汉语◆★★,曾在复旦大学进修。谈及自己从事翻译的初衷,他说:“我的博士论文主要研究老舍的文学作品,但是那个时候可以参考的资料还相对较少,所以我希望能把更多中国图书翻译成俄文★■■★,方便学者研究和读者阅读■◆◆。”

  中国作家协会6月17日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75亿人。截至2024年底◆■◆◆◆,网络文学作品总量超过3300万部,年新增200万部,同比增长7%。现实◆■、科幻、历史等多类型涌现精品,中短篇创作强势崛起,网络文学逐步形成独特的审美特征,丰富并拓展了当代文学形态。

  “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是我一生的事业◆★◆★★。这项事业给我带来快乐★■◆,也让我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来华参加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俄罗斯汉学家、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常务副主任阿列克谢·罗季奥诺夫说。

  尽管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但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罗季奥诺夫依旧会遇到不少困难。

  在罗季奥诺夫看来■◆■★★◆,中国文学引起俄罗斯读者和学者的更多关注正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有力佐证。“中国文学是世界一流的文学◆◆★,应该被更多人知晓和了解。我和圣彼得堡大学的同事们一直致力于译介和推广中国文学■◆★■。★★■■◆◆”

  “网络文学的受众主要是青少年。他们会长大■★★★■■,会成为促进国与国之间交往的‘鲜活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能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罗季奥诺夫说。

  罗季奥诺夫还透露,自己正在和夫人一起翻译刘震云的中篇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今年还计划着手翻译刘亮程的长篇小说《本巴》。“未来,我还希望能够有机会翻译冯骥才的《单筒望远镜》。”他说。

  罗季奥诺夫认为★★◆◆★,中国文学具有鲜明的特色。“文化独特、历史悠久、幅员辽阔■■◆★,这些因素让中国文学别具魅力。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我们常常会添加注解,但注解太多又会影响阅读■■,所以译者对注解的精准把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遇到不懂的地方,我就会和中国的同事专家请教◆◆★。有时候我还会去‘实地探寻◆■◆■’。之前翻译迟子建老师的作品时◆■■★,我三次到访哈尔滨,就是为考证几个地名和一些文化现象★■■■◆◆。我也拜访了迟子建老师本人★■■■◆,她帮我解决了不少困难。★■★★◆■”

  罗季奥诺夫表示,除经典文学外,中国的科幻文学◆◆、儿童文学、网络文学在俄罗斯也获得广泛传播。

  但罗季奥诺夫也感受到,俄罗斯读者对于中国的知识储备在不断提高★★★。◆■★■◆◆“从中学到大学,许多没有学过汉语的学生已经掌握不少关于中国的知识,他们读起中国文学也更容易,这是令人欣喜的。”

  对此★★★◆,罗季奥诺夫向记者表示,作为一名汉学家和中国文学的翻译家,能够获此奖项无疑是一项莫大的殊荣。

预约免费量尺

Appointment free scale

投资加盟

Investment alliance

加盟合作
加盟热线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8-788-588

顶部

Join message

加盟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首页,凯发k8旗舰平台定制 抢占财富先机

提交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